繼續拚還是放手?生命大事這樣思考
2012年文化心理學家余德慧病逝,在治療期間,他的學生在信中寫道「您身邊的人多麼害怕,怕是自己的私心、無知與貪戀,而讓你多留;又怕是自己的無知、蹉跎與錯誤判斷,而錯過一線生機」,道出許多家屬兩難的心情︰是該繼續拚、救到底,還是放手讓他好走?
究竟病情到什麼地步,可以開始考慮接受安寧緩和醫療?
比如很多老人家同時有心臟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病(COPD),還有腎臟病得洗腎,或者加上失智症或癌症,而這些疾病的治療效果不理想,預期壽命有限,此時就可以考慮減少或停止較侵入性的治療,接受安寧緩和療護,以減輕不適為目標。
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陳秀丹指出,共病代表人體已經有多個重要器官(比如心、肺、腎、腦)功能在衰退,整體健康持續往下走,生命可能已接近末期。
相反的,如果只有單一疾病,而其他重要器官正常,不一定就代表生命已到末期。
比如陳秀丹家一位長輩生前洗腎,他平日肺功能良好,有一天罹患肺炎、呼吸困難,但並沒有休克等其他嚴重徵兆,她研判應該可以治癒肺炎,便讓長輩接受插管並使用呼吸器,後來病情確實好轉,成功拔管。
很多病人半年、一年內頻繁住院,甚至半年進出病房將近10次,病情好好壞壞。陳秀丹提醒,當住院頻繁、住院天數愈來愈長、間隔愈來愈短,就代表生命可能接近末期了。
意識不清、臥床、四肢攣縮、使用呼吸器、插著尿管和鼻胃管、身體多處有褥瘡,還有的病人照樣每週被推去洗腎3次⋯⋯這樣的人生真實存在著,不禁讓人感慨什麼是活著?誰想這樣活著?
有位老伯罹患失智症,又中風昏迷,住院時又發現罹患肝癌,因為家屬意見不一致,有的希望爸爸善終,有的主張救到底,醫生只好為老伯插管急救,拖了半年多還是去世了。
陳秀丹感慨,當人躺在病床插滿管子,靠機器維持生命,無法思考、言語、活動,只能維持基本生命徵象,卻沒有生活品質可言。「讓家人這樣活著,這樣的愛是不是太自私了?」
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全人關懷師陳怡如說,其實 接受安寧療護最好的時機對每個病人來說都不同,最好先了解病人的想法, 是覺得年紀大了,想順應天命,還是想努力活久一點;若是完全不想開刀或是化、放療,則要考慮病人是否過去有家人癌症逝世的不好的經驗,或擔心造成家人經濟上的負擔。
家屬也可以拿病人的病歷資料去掛緩和醫療科的門診,讓醫師評估病人的狀況是否符合接受安寧療護。
不過,前提是病人知道自己的病情。她說,當病人不理解自己的狀況時,自然還是期望痊癒,家人也不敢跟病人討論是否要接受安寧療護、是否要急救等。
另外,家人間也常常有不同想法,所以是否能讓家人彼此先與病人一起坦誠地表達各自的想法與擔心,達到共識,這也很重要。
讓病人舒服的事,安寧療護都會做
社會大眾對安寧療護最常見的誤解,就是以為它是消極的治療或是等死的地方。
陳怡如說,安寧療護基本上只是目標不同,不再以治癒(cure)為目的,但以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(care)為目的,為了症狀控制,低劑量放射治療、輸血、點滴、各式檢查和藥物等若有需要都會給予,但是會拖延瀕死期的化療、洗腎等處置就不做。「不是擺著不管,什麼也不做。」
另外,安寧病房與一般病房的差異就是提供全人(身、心、靈)、全家、全程、全隊的照顧,比如會有宗教師、心理師來關懷,護理人力也比一般病房多,努力讓病人及病家身心平安。
「末期病人心靈的痛苦其實不亞於肉體的痛苦,但過去經常被忽略。安寧療護希望幫助病人同時減輕肉體與心靈的痛苦,享有平安和尊嚴,這才是善終,」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蔡兆勳說。
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全人關懷師陳怡如說,若是病人目前在一般病房或腫瘤科病房,還不了解安寧療護,或是對於轉進安寧病房有疑慮,可以先會診安寧共照(共同照護),讓負責安寧療護的醫師和共照護理師參與病人的照顧,減低病人的不舒適,提升生活品質,並讓共照護理師和病人及家屬討論DNR及參觀安寧病房。
若是病人想要選擇安寧療護,而現在有急性的症狀,例如疼痛、呼吸喘、傷口處理問題等症狀難以控制,那麼就還是要先排入安寧病房控制症狀,等穩定後再出院,接受居家安寧療護。
若是病人希望住在家裡,且症狀穩定,那麼就只需要申請安寧居家照顧即可。不過,許多醫院的安寧病房一床難求,需要等待,所以可先安排到普通病房,讓安寧共照介入。
而住在安寧病房的病友及家屬,若是病況穩定,建議能在醫護人員衛教如何後續照顧後,轉居家或機構,有需要時再進安寧病房調養,這樣就能讓安寧病房留給真正有急性需要的病友。
轉載自康健雜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