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做淨灘這麼多年,曾經有一次遇到一位阿伯,他跟我說,你們來撿這麼辛苦,但一次颱風之後,垃圾就又都被沖上來了。我跟他說,沒關係,沖上來我們再來撿一次。」每年不論排定淨灘的日子是日曬或雨淋,沙灘上一定有范總經理和數百南山人一起彎腰撿拾垃圾的身影。
因為,守護海洋,是南山13年來對大海不變的承諾。
以守護海洋的概念為核心,近年南山淨灘活動,融入更多有趣且富教育意義的元素,串連各界共同參與,逐漸拼湊出對於永續未來的想像。
南山每一面海廢再生藝術牆都有不同創作主題;位於宜蘭五結的《清歌曼舞》的主角是瀕危海洋生物曼波魚。
塑塑去,海水更藍
「這個,是海龜喔!」小小的手,指著書本上鮮豔的圖案,描繪海洋生物的形狀;在民權客服中心的親子閱讀角,放置著各色鯊魚、章魚玩偶,以及一本本的海洋教育繪本。陪伴孩子的母親,溫柔回應著童言童語,不時找機會融入環境教育的觀念。
除了打造社區海洋教育推廣據點,南山人壽也舉辦多場海洋教育講座,邀請專家分享鯨豚圈養、保育與海洋教育倡議、日常減塑等議題,期盼員工養成環保好習慣,進而影響身邊親朋好友。
牽牽手,讓愛不散
去年,南山首次嘗試與金融同業合作淨灘,南山人壽尹崇堯董事長及玉山金控總經理陳茂欽在新北巿翡翠灣,攜手近千名同仁及家眷,拾起1,230公斤海洋廢棄物。
今年,南山再度攜手花蓮縣得勝愛奇兒學習成長協會與慈濟大學,在花蓮七星潭淨灘。在花蓮業務夥伴的陪伴下,腦性麻痺、身心障礙的愛奇兒們在沙灘上慢慢移動,努力用夾子撿起瓶蓋、將寶特瓶放進分類桶,協會理事長吳明通感動分享,「對特殊孩子來說,每一個獨立完成的微小動作,都是他們提升自信心與成就感的重要來源。」
一場淨灘,因為不同群體的加入,有了不同的體驗,激發更多有趣的火花,也讓成果效益加乘。
淨灘活動現場不少家長帶小朋友一起參加。
2023年南山人壽首度攜手玉山金控完成千人淨灘。
試試看,海廢新生
浮球、瓶蓋、塑膠碎片…是常見的海洋廢棄物,范總分享,這十幾年的垃圾樣態和過去差很多,「淨灘的另外一個意義,是可以透過垃圾的溯源,帶動垃圾減量、影響政策。我們最早淨灘的時候,保麗龍跟漁網最多,後來漁業署要求舊漁網要回收,就愈來愈少看到。」
為了和大眾分享淨灘的學習,2021年起南山開始沿海岸線製作海廢再生藝術牆,目前16座海廢牆面,遍佈全台及離島,並放置解說牌說明製作質材及創作理念,成為海邊另一道獨特風景線。
此外,在新技術的加持下,廢棄物再利用有了更多可能。去年南山的淨灘服裝,由96%海廢寶特瓶回收原料製成,儘管費工、產能也低,卻是守護海洋最生活化的實踐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