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四面環海,每個人的成長過程幾乎都有踏足海灘的記憶。在海灘上悠哉踏浪、或是帶著衝浪板海上逐浪,隨著潮汐起伏感受海的呼吸,望著夕陽餘暉包覆整個海面⋯面對海洋時,總會被它的壯闊驚嘆到屏息,不禁臣服於大自然的手筆。
隨著環保意識抬頭,海洋保育也成為台灣人必修的功課,點滴的努力匯集成巨大的影響力,這座島上的所有人正在透過各種方式,貢獻微小的改變,讓這片美麗大海永續存在。
再生藝術 用創作深化永續意識
這次「在地南朋友」的場景來到宜蘭,探訪海洋與在地人文的連結。海洋保育方式千百種,小至個人、大至企業,如何落地執行,考驗著每個人的想像極限與創造力。南山人壽以藝術為經,以永續為緯,2021年起在全台近海十多處社區或校園,與藝術家合作,打造一系列「海廢再生藝術牆」,賦予海洋廢棄物新生命。
藝術家將淨灘撿拾的浮球、魚餌盒、瓶蓋、打火機、拖鞋等廢料改造成生意盎然的作品,遠看是一幅色彩斑斕的拼貼畫作,近看才會發現原來材料都是無法被分解的廢棄垃圾。
第四幅作品《清歌曼舞》就坐落在宜蘭五結鄉的利澤國小,以被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」(IUCN)列入《瀕危物種紅色名錄》的曼波魚為主角。主食是水母的曼波魚,經常不小心將漂浮在海面的塑膠袋吞下去,導致窒息或活活餓死,也因大量捕撈導致數量越來越少。牆面上的曼波魚由各式海廢物組成,以童趣感十足的創作提醒學童及家長在生活中力行減塑,用實際行動為這片海洋、這塊土地付出心力。
海濱驛站 與部落共好共生
接著往宜蘭最南端尋訪,澳花村山腳下,豎立著與天海融合的藍白建築,宛如燈塔般守護太平洋海域,也守護著背後的山林及部落。「漢本海洋驛站」是台泥的和平電力公司與海巡署共同合作,為活化漢本海灘旁的安檢所閒置空間打造的一處休憩場所,也是在全台12座海巡署海洋驛站中,唯一由企業認養且投入運營的一座。
漢本海洋驛站以關注海洋保育與海洋廢棄物議題聞名,並與當地泰雅族的澳花部落緊密串連。來到漢本驛站的這天,正是宜蘭在陰雨連綿後久違的大晴天,陽光熱烈相迎,和平電力的余經理及在地澳花青年組成的導覽團隊,引領大眾一探漢本海域及澳花部落的秘密。
「中間這隻鳥是我們泰雅族的神鳥Ssiliq,上方是六百年的澳花老樟樹。」有著泰雅族口音的女孩熱情地開始導覽,分享驛站建築外觀、由澳花在地設計師吳培元創作的壁畫創作概念。「接下來這面是驛站的正門口,畫的是泰雅族的神話故事,當時天上有兩個太陽,大地非常炎熱,三個壯丁背著三個小孩追逐兩個太陽,將其中一個太陽射下來,終於天地有了晝夜之分。」
徜徉在神話傳說之餘,也不能錯過最熱門的打卡景點「彩虹Iris鞦韆」,命名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女神Iris,據說搭乘鞦韆盪到最高點向空中許願,願望便會實現。搭乘彩虹鞦韆的門票,以及旁邊的洗腳器、淋浴間,收費都會投入到澳花國小作為教育基金,回饋當地。
漢本驛站陳列和平工業區港、電、廠的介紹,更是另一大亮點。「我們的水泥廠、港口、電廠是三合一的循環經濟,和平電廠燃燒完剩下的煤灰,不會掩埋填海,而是直接進到水泥廠作為水泥原料,所以海域非常乾淨,港口底下開始冒出了很多的珊瑚,珊瑚是海洋乾淨、溫度適宜的指標,有珊瑚就有了魚類⋯⋯因此和平港雖然是工業港,但底下就像一個很大的水族館,非常漂亮。」余經理說起保育的成果,眼神閃閃發亮。
「彩虹Iris鞦韆」是漢本海洋驛站的熱門打卡景點,門票收入投入當地國小作為教育基金。
漢本海洋驛站全年無休,但鄰近海域則依政府規定,每年4月到9月開放部分水域活動。來到漢本驛站,除了可以聽到豐富的導覽內容,包含部落故事、部落遊程、海洋保育、綠色能源的分享開拓視野,還可以租借環保杯,驛站也會提供垃圾袋跟夾子讓民眾自行淨灘使用,並將撿拾回來的垃圾繪畫、手作,將廢物再利用,對親子族群是相當有教育意義的活動。「我們很多活動會用廢棄物創作,是零成本的唷!不過雖然持續有在淨灘,垃圾還是會出現,來源是各國漂過來的垃圾,上面各種語言都有。」余經理跟導覽人員無奈笑道。「垃圾是無國界的。」
余經理與他的團隊,除了上班時間不斷增進海洋廢棄物相關知識,也利用下班或休假時間參加海保署的志工活動,公司另也培訓在地人取得其他證照,像是單車管家、救生員、SUP跟獨木舟教練執照,讓在地人利用這片海跟山域,觸發更多山海深度體驗活動。「我們每個人都是教練,常常夏天跳上船就出海去玩了。」余經理拿出手機分享他與團隊在海上的側拍,照片中陽光燦爛、海水湛藍。
驛站作為蘇花改的中繼站,藉由導覽帶領民眾認識地方,支持部落的進步跟觀光,讓小鎮日漸綻放光芒。
漢本海洋驛站以藍、白色為底的建築外觀,在海邊顯得既醒目又不違和。
山海饗宴 為旅程劃下美好句點
宜蘭依山傍海,有什麼比一頓山海大餐更能品味宜蘭之美?踏入宜蘭大同鄉的逢春園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優美的庭園景緻跟千坪綠草,主人精心打造的「嵩屋」更是隱藏在山林的寶藏餐廳。
餐廳主廚是民宿第二代經營者Howard,甫從高餐藍帶完成進修的他,原本不是相關科系,天生味覺敏銳的他曾在台北知名米其林餐廳工作,開啟了他對餐飲的興趣。一開始靠自己摸索自學,機緣巧合之下逢春園的熟客化身貴人拉他一把,原來貴人正是鼎泰豐前行政主廚,手把手從炒肉燥開始教,Howard也不枉費師父的苦心,端出完美成品。「他一兩個月後再來吃,說不錯啊味道是一樣的,我媽說,Howard這一兩個月炒了100鍋肉燥。」導致家人至今回想起「肉燥風暴」都還有些餘悸,但也是這樣的毅力,讓他走出不一樣的路。
作為「逢春園」第二代經營者, Howard如今已是獨當一面的藍帶主廚。
現在,Howard已成為獨當一面的主廚,每道料理都令人驚艷:第一道「吻仔魚茶碗蒸」以溫熱的蛋料理開胃,茶碗蒸以低溫烹調製作,宜蘭特產吻仔魚也緊繫著家族記憶,原由是Howard媽媽小時候貼補家用會去海邊撈魚苗,Howard用料理為這段記憶留下念想;「花生豆腐」靈感來自宜蘭特色料理花生捲冰淇淋,選用宜蘭沙地花生製成豆腐,再將豆腐乳用分子料理方式打成泡沫點綴,撒上碎花生糖,佐以香菜做成的綠色晶球,作為前菜,口齒留香勾引食慾;「鴨賞最中」是傳統日式甜點「最中」與宜蘭名產「鴨賞」的結合,將鴨賞打碎,加入醃製蔬菜冰、葡萄柚、香水檸檬,以夾心餅乾的吃法一口咬下,鴨肉的燻香及清新果香竄入口中,多層次的滋味讓人回味再三。
主菜上場,龜山島的透抽以太平山檜木煙燻,紙包烤海鮮作法將透抽海味鎖在內,香料與檜木煙燻香氣在鼻尖縈繞,透抽彈牙清爽,吃再多也不會膩,配上一口細肉燥飯,海味與肉味交織出鮮甜甘味,滋味絕妙。最後送上的甜點更是畫龍點睛,由Howard母親許姐製作的金柑和菓子,豆沙與金柑結合的內餡絲毫不甜膩,在口中化開的酸甜與綿密完美融合,滿足地結束這場舌尖饗宴。
逢春園作為宜蘭初代民宿,從荒廢茶園整頓成綠意盎然的度假莊園,取用在地資源與地方共好的經營模式,透過結合食宿的深度體驗呈現宜蘭的美好風貌。山海之間,物換星移,不變的是人與自然互相扶持,想要共同前進的真心。
宜蘭「逢春園」提供絕佳食、宿饗宴,每道料理都色香味俱全。
-
漢本海洋驛站
我大學是念園藝相關科系,平常很重視大自然保育,漢本驛站在這塊做得很好,可以認識很多海洋保育的內容,想不到去海邊玩還能學到東西。驛站旁的海灘也相當遼闊,跟熱鬧的頭城海灘比起來感受很不同,是相當療癒身心的所在。
推薦人:致盛通訊處 陳美君
-
逢春園渡假別墅
宜蘭太平山腳下的逢春園渡假別墅顛覆我對民宿的想像,地方很大,環境遠離塵囂,有著青青草坪、樹木圍繞,還能看見珍貴的台灣藍鵲。我從小在宜蘭長大,這裡的步調真的讓人著迷,逢春園是一個能感受出宜蘭人熱情感染力的地方,民宿內還有高餐藍帶證照的廚師親手料理,每一道都結合了宜蘭在地食材,令人流連忘返。
推薦人:羅東純精通訊處 許珈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