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誰能體會心慌慌的感覺?焦慮症治得好嗎?」很多焦慮症者深受這些問題所苦......生活調適愛心會常務理事楊國欽,回顧自己發病時,就醫的無助、親友的不解,以及後來找到對的治療等過程,希望藉由這段心路歷程的分享,也給身陷焦慮者康復的指引。
每個人都可能因事情不符合自己的預期而感到焦慮,擔心趕不上、做不好、得不到......適度的焦慮能轉化成督促自己更努力、更有效率的動力,然而,當焦慮成為慣性壓力,影響到生活,可能就不只是一種焦慮情緒,而演變成一種疾病了。
生活調適愛心會常務理事楊國欽是一位焦慮症患者,確診至今近14年。他回憶自己的焦慮感,始於踏入職場。當時從事代書工作,每天行程都規劃得十分緊湊,且要求自己照表行事;然而,事情總難以盡如人意,當他延誤預定行程,就會感到非常焦慮,迫使自己加班,達成當日預定進度,這種追求完美的個性,讓情緒一直處於緊繃狀態,常有睡不好、心跳加快、精神異常亢奮等症狀。
這些不適症狀持續一段時間後,有天午休時,他突然心跳加快,去心臟科就醫後,醫師也找不出原因,最後只勉強給他一個「可能你心臟比較小顆」的答覆。
得不到明確答案,讓楊國欽更加焦慮,不舒服的症狀也加劇,後來,輾轉至精神科門診,醫師也沒給予明確病因,只在勞保單上蓋「慢性病」註記,囑咐他定期回診。因醫師沒明確說明:他得的是什麼病?為什麼得這種病?怎麼面對及診治?什麼時候會好?讓年輕的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,造成更大的焦慮。
回想這段摸索求醫過程,楊國欽感慨,當時因找不出明確原因,一度有「隨時會死」的灰暗念頭。直到某天,太太在報紙上看到愛心會辦理講座的訊息,提及的疾病症狀與他類似,透過參加團療並在愛心會志工介紹下,另找市立療養院的精神科醫師診斷,才知道自己罹患的是「焦慮症」。
他指出,10多年前,社會上對於包含焦慮症、恐慌症、憂鬱症、腦神經衰弱等精神官能症的認知有限,多數病友都曾像他一樣,依據不舒服的部位求醫,不會把精神科列為就醫首選,因此,常有跑錯科情形。
加上器質性的病變因有儀器檢測,易被確診,但這類因壓力引發的心因性疾病,醫病溝通上常不同調,患者往往陳述時,著重在哪裡不舒服,若醫師也僅指示「吃藥就會舒服一點」,沒有給予明確說明,往往讓患者更焦慮,服藥順從性不佳,導致不斷丟藥、換醫師、逛醫院。
楊國欽表示,許多人聽到焦慮症,都會輕描淡寫地回應:「你就不要那麼焦慮阿!」「你不要想那麼多嘛!」這些話沒有惡意,也是患者要學習的課題,但身為過來人的他指出,外界常認為他們無病呻吟,用生病當懶惰藉口,其實不是這樣的。
「我們因為生病,腦部活動起了變化,明知道自己不該過度擔心、又無法克制焦慮,被動地成為別人想的那種負面樣子。這也不是我們願意的。」像他也曾轉換跑道,不再過代書那種緊湊生活,結果調適不佳,認知及事實結果無法契合,形成另一種焦慮源。
楊國欽自認是用藥的乖寶寶,然而,他也坦承,並非藥一吃下去,身體的不舒服就完全化解,因發病時的耳鳴、頭暈、胸悶等各式症狀,往往是陸續發生,很多患者誤以為是藥物副作用所致。他強調,根本治療一定要從藥物開始,搭配團體治療或心理諮商,他穩定用藥2年,身體適應藥物後發現,吃不吃藥已沒有太大差別,為了避免藥物依賴,才徵詢醫師的建議減量。
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裡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,服藥要有一定的療程才有效,若配合醫囑來進行,的確有八成以上的機會可逐漸減量,不過,千萬不可中途自行停藥,否則可能使病況慢性化、搭配的非藥物治療也可能因此中斷,讓病況變得無法掌握,甚至惡化。
除了靠藥物穩定情緒,楊國欽康復的重要關鍵,是參加「團體治療」,藉助團體的互動,讓他實際解決引起焦慮的根本問題。
楊國欽表示,一般團體治療約有10多位病友參加,由醫師及心理師帶領團體,採取開放式問答,除了與醫療專業人員直接對答解惑,最可貴的是:聽到其他病友的經驗。他說,病友間的病程不盡相同,在彼此分享的過程中,看到康復狀況好的人,能讓病友找到未來治療的目標及希望、加強對治療的信心。
「其實人都有股傲氣,不需別人告訴我要怎麼做。」焦慮症的親友常認為患者很難溝通,明明是好意告知如何放鬆,卻往往不被接受;但同樣的話出自病友口中,反而較聽得進去,因病友不是直接告訴其他患者正確的行為模式,而是分享病況,聽者則藉由自省,改變原本的行為及認知,這就是團體治療的好處。
比如:有次在團體治療中,楊國欽聽到某大學生認為跟同學相交不深,不願意參加畢業旅行,寧可放棄去玩的機會;他想起自己也有類似心態,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,寧可像電腦重開機般,重新再來,這種要求完美、又做不到的個性,正是他焦慮的來源,更可怕的是,它也是導致自己在遇見困難後,走上自殺途徑的可怕根源。
直到這時,楊國欽才真正檢視自己內在的問題,自發性地尋求改變,或許因心態有了體認,不像過去刻意調整生活步調,反而更能適應。
安撫焦慮4撇步
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裡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表示,焦慮情緒每個人都可能經歷,會造成自律神經不穩定,產生肌肉緊繃或身體的不舒服感,他建議:
1. 多練習腹式呼吸:鼻子吸氣、嘴巴吐氣,慢吸、慢吐一天做80次,緩和自律神經。
2. 培養運動習慣,刺激腦部製造腦內啡,產生愉快、平和的感覺。
3. 面對壓力,要有適當的紓解方式,避免累積在心中,如:找人傾吐。
4. 寫下心情日記,整理腦中混亂的思緒,也能安定情緒。
焦慮時,吃哪些食物能緩和?
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裡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指出,焦慮的人自律神經處於不穩定狀態,應盡量避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,如:咖啡、茶;相對的,可多攝取牛奶、香蕉、深海魚類。
其中牛奶、香蕉富含「色胺酸」,是形成神經傳導物質「血清素」的原料,故能改善睡眠、減輕焦慮;而深海魚類如鮭魚等含有豐富Omega-3脂肪酸,所含的DHA、EPA都對腦部保健有益。